谁有老电影{巴山夜雨}的影评啊!!急要啊。。。在线等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4 16:19:12
偶要巴山夜雨的影评哦。。。。那个老电影。。。。谁有啊- -
或者关于 巴山夜雨 的论文也可以。。。

有好心人提供一篇2000字左右的么?
谢谢

要在1980年的语境中真正读懂《巴山夜雨》,几乎是不太可能的。尽管这部影片除了获得1980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以外,还获得了包括最佳故事片奖在内的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5个奖项。要读懂《巴山夜雨》,必须读懂中国电影史上的吴永刚。作为一个从1930年代中国影坛走来的中国电影艺术家,吴永刚是独特的。这位美工师出身的电影导演,对电影的理解有常人所不及之处。无论是在《神女》(1934)、《浪淘沙》(1936),还是在《巴山夜雨》(1980)中,吴永刚着力追求的总是“意境”。这样,《神女》里纷扰的都市和哀怨的少妇,《浪淘沙》中寂寥的孤岛和迷离的白沙,以至《巴山夜雨》里飘荡的蒲公英和忧伤美丽的巴山夜雨,不仅是吴永刚的最爱,而且是影片最动人的所在。
正因为如此,吴永刚的电影往往身处边缘。也就是说,对“意境”的热爱,使吴永刚最容易偏离中国电影的主流话语,也使吴永刚及其电影非常容易受到不必要的伤害。重视载道和讲究叙事的中国电影传统,曾经使人们漠视《神女》的光辉,也使人们误读《浪淘沙》的真正蕴涵;而大多数吴永刚电影,由于缺少知音的共鸣,终于导致长久的湮没不彰。只是在《巴山夜雨》里,吴永刚才让人们真正体会了“意境”的魅力。
从1959年或者1960年开始,吴永刚就在酝酿着《巴山夜雨》(当然不是从剧作的角度)。因为当时“文化大革命”还没有开始,《巴山夜雨》故事赖以存活的时代背景15年后才发生。1959年或者1960年的吴永刚,心目中的下一部电影必须有一个“意境”:那是导演曾经看见的一副木刻,画中的小女孩显然是一个贫穷的孩子,她身边放着一个小竹篮,小女孩跪在地下,鼓着腮帮子吹蒲公英,那么天真、稚气。
15年后,吴永刚等到了《巴山夜雨》。一切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,只有“意境”还在心中。尽管从故事层面上看,《巴山夜雨》被赋予那么众多的偶然与巧合以及那么沉重的历史与现实,但导演仍然没有把它拍成一部“传奇”。为了苦苦追索几十年的“意境”,吴永刚选择了抒情。
主人公秋石便是诗人。在导演“以不表演为表演”方针的指导下,李志舆的表演由于过于内敛而稍显木讷,但并不影响影片的整体效果。在吴永刚看来,作为诗人的主人公,其实是造成影片抒情格调的最好载体。首先,秋石在狱中写的那一首《蒲公英》诗,便被导演四次运用到影片中,起到了较好的结构影片与表情达意的功能;其